致即将高考的你
总有一种经历,
会溶入岁月的血脉,刻进生命的年轮;
总有一种梦想,
交织着痛苦与欢乐,融汇了激情与怅惘;
总有一种期待,
在重压下依旧鲜活,在黑暗中依旧璀璨;
总有一种彼岸,
于筚路维艰、困苦备尝后到达。
这,就是高考。
有人说
这是一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日出而学,日落不休。
无穷的知识比肩联袂而来,成长中的身心自顾不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已至凌绝顶,渴望卓然独立,越而胜己,又唯恐荆州街亭,前程尽失。情感与理智纠葛,惶恐与坚定抗争,总是在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交织中激扬意志,总是在一次次的沉重和冷峻过后夯实信念。每个人都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要跨越的鸿沟,每个人都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每个人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每个人都在冬天里守望春天,在夜空里守望黎明,在迷茫中守望希冀,在困顿中守望奋进。
有人说
这是一场生命能够承受之轻
人生原本就是考场,青春就是一份试卷。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没有哪一段人生时期可以像此时这样,专一地,痴迷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义无反顾乃至与世隔绝地,追寻着金色的梦想和雨后的彩虹,只为那既定的目标,九死犹未悔。
当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青冥长天云卷云舒,绿水波澜涟漪荡漾,香格里拉幻化为心中恒远的守护,曾经的铁马冰河,曾经的关山梦魂,曾经的孤灯不眠,全部幻化为生命的极致,催人泪下。
有人说
高考是一种精神
一种励志、奋进、感恩的精神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唐代韩愈,“七岁属文,意语天出”,青年时期三次落第,25岁才进士及第,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以诗文问鼎苍生,效国报民;
北宋范仲淹、欧阳修,籍科举金榜题名,成为一代名臣贤相,功垂千秋;
文天祥20岁中状元,其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传诵;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曾乡试落榜,后通过科举考试位至人臣,官至内阁大学士,为明朝百姓做出了杰出贡献;
“江南八怪”之一郑板桥,中举人后赴山东任职,开仓济贫,是一代清官;
清代状元张謇,藐视功名官位,倡导实业救国;
少年曾国藩知耻而后勇,刻苦治学,奋发图强,是封建社会中罕有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奇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任江南贡院考官,亲自制定科举考试秩序;
及至现当代,高考真正实现了理想的教育是追求教育的理想,选拔了一代又一代民族骄子、国家栋梁,他们报效祖国,服务人类,奉献社会,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有人说
感谢高考
相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时代,高考,意味着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意味着开启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意味着公平和权威的人才选拔方式。春风得意也好,愁云惨淡也罢,不能否认,它给予每一个莘莘学子追寻知识和真理的纯正品性,每一个人在最容易沉溺于浮华和喧嚣的年龄,经历高考的风口浪尖,锤炼勇气和胆量,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回归生命的真实和充实,及至“魁星踢斗”、“蟾宫折桂”,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和认可,怎样的一种欣慰和庆幸!
或许
有人对高考颇多非议
“独木桥”,“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考定终身”等等,不一而足。是的,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从寒窗苦读、经历高考开始,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把个体这块儿材料铸造成武器,与命运搏击,纵有无数的希望在无数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的激扬在无数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仍然奔跑冲刺,用不屈诠释青春的力量。
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一切结果都是可预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与草木同腐,不枉度青春年华,一个辽阔高远的人生从这里起步,一种博大高雅的胸怀从这里铸就,一生的责任与自由从这里奠定。冲锋的号角已经吹起,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启明星闪耀在东方的地平线,人生的不败繁华已经拉开了帷幕。别抱怨梦想的遥不可及,自由在高处,希望在云端。
作者 | 张芸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今年的高考已进入倒计时最后阶段,在决战前的时刻,山东省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像开班会唠嗑一样,为学生们写下了10句贴心话,祝他们“拿起青春的笔,饱蘸自信的墨浆,描绘出自己美好的未来画卷”。
01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不是一句空话,作为母校的校长,作为你们的老师,我了解每一位同学三年来的学习历程与成绩。
依我对同学们三年来每一次考试成绩的了解,你们只要认真完成六月七日、八日的考试答卷,报好自己的志愿,参加今年高考的1900多名同学,每一位同学都有大学上。
你们这1900多名同学虽然不可能都被同一所大学录取,但是,我相信,凭着你们在高中三年所打下的知识功底,再过四年,你们一定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上什么样的学校可能不会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但是,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你们有完全的自主权。
依我的所见,目前,我们国家的每一所大学都能满足同学们完成大学学业、成就自己梦想的条件。
2017,大学之门正在向同学们敞开,你们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2017,大学我来了!这已经是不容改变的现实,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同学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你们一定会叩开大学之门。
02
不要轻易改变自己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作息规律,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心境,不轻易改变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有适度的紧凑,但无须多余的紧张;可以有适当的营养补充,但无须多余的恶补;可以有重点的查缺补漏,但无须杯弓蛇影的谈虎色变;可以在累了的时候合理放松一下自己,但无须万事俱备下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面对就要到来的高考,送一句老话与同学们共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03
了解高考流程
三年的高中生活,同学们也可以算得上久经考场的“老兵”,但是,当有一天你真的走进了考场,可能要面对许多“面生”的环节。
考前几天,你要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这些环节,把考试流程变成自己的日常生活节奏。
诸如凭身份证、准考证进考场,不能戴电子表进入考场,进考场前的金属探测仪安检,考场上的无线信号屏蔽,每个考场30位考生(天涯若比邻,教室里前所未有的空荡荡的感觉),确认条形码信息是否跟自己本人信息相符,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粘贴条形码,开考15分钟后不能再进入考场等,请同学们考前仔细听清班主任老师对高考流程环节的介绍。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高考程序,心中有数,临场方能从容淡定。
04
不为自己设置特定的临考环境
临考之前拼全力一搏,精神可嘉,但方法不一定合适。
有的同学三年来一直住学校宿舍,临考之前自己租房子住,或者回家住,家长来回接送;有的同学加班加点开夜车;有的同学为保持精力早上开始赖床;有的同学开始放开老师的课堂课程辅导,自己搞自己的复习;
凡此种种,都是改变自己日常生活学习规律,搅乱自己生物钟的做法,都不可取。
以一颗平常心坦然迎接高考,方能考出不平常的成绩。
05
轻难点,重基础
年复一年,随着高考命题的科学性逐年提升,高考实际上考的还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变通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命题的原则,高考试题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深。
需要注意的是,在战略上藐视试题的同时一定要在战术上重视试题,考题虽然看去面熟,但一定要搞清楚命题人要考你什么,注重答题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尽量做到过程的缜密与完美。
在加强基础知识梳理的同时,千万不要猜题押题,高考是对你三年来所构建的知识体系的考察,不是赌博,把基础知识梳理好了,一是帮你完善知识储备,二是可以让你建立充分的自信,事半功倍。
记住了,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得分点。
06
建立规范答题的意识
考场上除了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外,答题一定要规范。答题规范包括解题步骤规范,书写规范,思路的清晰规范。要想好了再落笔。
诸如“余解见下页”或者所给答题空间不够用了,随便找个空白处写上答案,顺带再加个箭头示意,这些都是考试不允许的。在规定的答题范围外答题是违背考试规定的。
特别是作文内容、多字数的论述题,都要求笔画一定要工整,不怕字体丑,就怕笔画乱,笔画一乱,字迹就潦草,字迹一潦草,就影响机器和肉眼的识别率,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得分。
拿到试卷,不要慌乱,想好了答案,一笔一画地去写,要想方设法让阅卷老师看清楚你写的内容,看得舒服。试卷漂亮,也是一种印象分。
需要明白的是,阅卷老师工作量非常大,没有时间替你整理答案,也没有心思揣摩你的思路,作文阅卷真的是“一目十行”,你在卷面上跟阅卷老师玩暧昧,老师就跟你玩冷酷,玩笑开不得的。
07
清醒的头脑与开阔的思路
高考中有的题目是与当下的政治经济生活相牵连的,诸如一带一路,诸如环境保护,诸如能源利用与开发。
我们不提倡猜题押题,但要求同学们到了考场上一定要注意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考察你对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关注度本身就是在考察你的素养和能力,将书本知识引领到社会生活,这样的命题不是超纲,是必须。
所以,在个别题目上要有对号入座的敏感性,特别是文科类试题。当然不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拿得准的要联系实际,拿不准的不要牵强附会。
08
给家长布置好备考任务
考试前后,有条件的要告诉父母家人多留心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留意有关教育电视台的高考信息,有时候不经意的一条信息会帮助你赢得一个意外的惊喜。
高考前后,家长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关注高考信息。有机会多跟往年送过考生的家长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做好进考场之前的“赶考”准备。
过去交通不便,书生们赶考,路途远的都是提前一年就启程。现在虽然条件好了,都是就近设置考场,但是,随着各地一个个“堵城”的出现,交通状况实在令人担忧,所以,考场在异地、异校的同学最好还是在考试期间有就近入场的住宿条件,否则,到时真的赶上个堵车什么的可就“撞头彩”了。
考试高峰期,宾馆一定要提前预定。
09
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什么是自己吓唬自己?比如一个人走夜路,分明什么事情都没有,思想上却偏偏幻想出一些恐怖的东西。
一科考试结束了,不要跟同学讨论哪道题怎么解答,更不要对答案,这些做法都是在自己吓唬自己,考完了,就放下,暗示一下自己:“嗯,不错,这一场考得还可以!加油!”然后静下心来准备下一场。
10
踏准节拍,找准节奏
考前一周,建议同学们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静心地完成一至两套模拟题,目的不在掌握哪些知识,主要是在这一过程中找找考试的感觉,理一下考试的思路,感受一下考试的氛围,热热身。
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平时可能经历过不少,但临近高考的气氛却是大家从未经历过的。这就跟出征上战场一样,和平时期怎么训练都没有真刀实枪临前的那一刻有真氛围,只有在真氛围下练就的心理素质才能帮你更好地踏准节拍,找准节奏。
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考前的最后几次模拟。在心理上为自己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真刀实枪的氛围,找到高考的感觉,潇洒走一回,方不辜负这青春年华的大好时机。
作者 | 韩忠玉
山东省潍坊四中校长
祝所有奋战高考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心想事成!
▼
来源 | 内蒙古招生考试、校长派
图 | Bing搜索
责编丨张磊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热点”内容
/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 学校治理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